冀州人自明代開始外出經商,逐漸形成了幼年讀書,長大后經商的傳統,清末民國年間,當時全國的二十二個省無一處無冀人之行蹤,到1947年在外經商人員達4萬多,占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。
冀州商幫是河北省一支主要商幫與在東北創業的唐山“老吠商幫”,溝通俄蒙貿易的張庫商幫,和遍布全國18個省區的武安商幫,構成了河北省大“冀商”的主體。
冀商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,集中體現在一個“義”字上,概括的講可以用十二個字表達:“義字當先、以義取利、以利行義?!边@是冀商的價值觀和道德觀,也是所奉行的“義利相通”的典范商道,本館陳列了千余件以冀商為主的藏品,并按藏品共性分為德、名、多、學、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九個區域,與大家分享、品鑒。
“冀商博物館”是由“河北佳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”創立的。
冀商賦
九州之首,冀州古都;物華天寶,崇文重商;舜帝制陶易貨之始,冀商宗祖;呂不韋居奇邯鄲,巨賈國相;卓氏遠涉川蜀,冶鐵富鄉;徐福東渡滄海,遺族扶桑;趙佗拓荒嶺南。
勵精圖強;關山萬里,秦皇漢武碣石榜。星集斗列,風華濡染;慢慢兮千年不衰,浩浩然黎民安康。
近代已降,萌發于華北福地,播散于商都市集,皇皇三百年而興幫:開發東北,流民貨郎聚呔幫;溝通外蒙,張庫幫駝鈴叮當;扶車推輦,武安幫南北敢闖;惠濟京津,冀州幫冠領群芳。
民族工商半壁,開灤啟新掘金;山海耀華橋鋼;石門開埠昂首,匯聚產業輻臻;和衷共濟,齊心抱團互助;守德行,樂善施,感恩思報,造福桑梓故邦。
信為本、誠義尚、冀商魂、美名揚。寬厚包容求進取,義利并舉質永昌。憶往昔,年華書滄桑;數風流,今朝新冀商!
全聚德創始人楊壽山,字全仁,冀州張家寨人,于清同治三年(1864)創建全聚德。歷史上冀州人“幼而讀書,長而經商”,“遠出求富于他郡邑”者很多,據民國十二年《冀縣新鄉土志》載“幾乎全國二十二行省,無一處無冀人之行蹤”。
據1947年冀縣七個自然區人口調查情況,這一時期全縣264323人中有40289人在外地謀生,約占居民總數六分之一,冀州商幫是我省四大商幫之一。
金雞鞋油是冀縣人傅秀山1942年在天津研制生產的,老冀縣的北門常有金雞叫聲,號稱“金雞城”。以金雞為名應與此有聯系。
孫瀛洲(1893-1966)冀州人,北京敦華齋古玩店主人,注明古陶瓷專家,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,故宮博物院顧問。
1956年將3000多件文物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,僅陶瓷記憶尤2000多件,明成化斗彩秋杯等25件瓷器鑒定為一級文物,被尊稱為“捐獻大師”。
孫殿起(1897-1958)冀州人,北京琉璃廠通學齋主人,版本目錄學家、藏書家。冀州人在琉璃廠開店的人很多,至咸豐末年,已接近三百家,占經營數的90%以上,到清中晚期北京琉璃廠已有“冀州街”的稱謂。
雷夢水(1921-1994)冀州謝家莊村人,中國書店店員、古籍專家、早年與孫殿起在北京琉璃廠通學齋經營古書籍。
民國期間,冀縣城內東北大街布滿各種店鋪和攤販,當時有布疋業,飲食業,服務業,醫藥業,糧食業,金融業,鹽業,首飾業及副食品加工業等200多戶商店。
武百祥是本世紀20年代在我國東北涌現出的以為杰出的民族資本家、企業家,他善于經商辦企業馳名中外,被譽為“商業泰斗”,是唐山樂亭人。
在哈爾濱開設“大羅新”“同記商場”“同記工廠”為起點,以他創辦的“以商兼工”產、供、銷一條龍的聯營企業為標志,他要求從經理到員工都要“做道德人”“做道德事業”,在東北商業首倡“言不二價”“童叟無欺”,還制定了利顧客、利公司、利勞資、利同業的經營準則。把哈爾濱的民族工業推向一個新紀元。
解放后,積極維護國家的工業政策,帶頭走公私合營的道路,先后被評為全國政協委員、怨過工商聯執行委員、黑龍江政協副主席、黑龍江省工商聯副主任委員等。
京東第一家被稱為京東劉家,即唐山樂亭劉家。
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3年)六新亭去東北長春謀生成為樂亭第一個闖關東做生意的人。
到第二代劉如峨已有店鋪、錢莊多處,土地幾百畝。
第三代劉兆京經營農業,劉兆年發展劉家商業,劉兆熊中舉,三兄弟成為光輝劉氏門庭的杰出人才。病建成占地100多畝、房屋1000多間城堡式大莊園。
第四代劉幀、劉培、劉坦三兄弟相繼中舉。
第五代劉應隆,字毅侯,接收劉家事業,到1936年東發合、益發合不僅有工業、商業、金融還有出口貿易。從業人員三千多人。
第六代劉益旺在1951年6月擁護公私合營政策把企業交給國家。
歷經一百多年的“京東第一家”商業時代結束,自從京東劉家開創者劉新亭闖關東做生意后,相繼有10萬人涌入東北謀生,到1931年樂亭人在東北創建的知名商號有1000多個,被當地人成為“吠商”。老呔商商幫也是我省重要商幫之一。
張庫商幫是河北省主要的一支商幫,是指活躍在自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復地城市——烏蘭克托(庫倫)并延伸到莫斯科恰克圖貿易運銷線上的商家,清初有80家,道光年間有260家,同治年間有530家,民國初年僅大境門外的店鋪就達到1500家,貿易額達1億5千萬兩白銀。
自乾隆年間武安龍泉武氏五兄弟推獨輪車闖關東做藥材生意,為貧而求富的武安人樹立起了榜樣,到民國中期武安商人發展達到鼎盛,在全國各地開了藥材商鋪近2000家,從業商人達2.5萬人之多。
開灤煤礦原名“開平礦務局”,后來為灤州礦務股份有限公司,位于唐山市的開平煤田上。
1878年6月20日經李鴻章批準設局開辦,定名為“開平礦務局”唐廷樞任總辦。
1881年修筑我國第一條鐵路,唐山礦場至胥各莊16.4華里長的鐵路。
泊頭火柴是全國知名品牌,前身為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,始建于1912年,由滄縣鹽商錢立亭等人創立,時任民國代總統馮國璋以四萬元現洋入股公司。
在1948年成為全國最早的公私合營企業,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達鼎峰,日產700萬盒火柴,被稱為“亞洲最大的火柴廠”
武強賀氏為武強望族,科舉世家,原籍山西洪洞,明永樂年間牽制武強。
賀氏六世賀仁聲,乾隆二十四年,1759年舉人。
賀氏七世賀云鴻、賀云錦、賀云舉分別是1779年恩科舉人,1779年恩科舉人,1819年進士。
賀氏八世賀世韓、賀式董、賀式周分別是1818年恩科舉人,1818年恩科舉人,1832年、1840年兩科副貢。
賀氏九世賀錫璜1864年舉人。
賀氏十世賀濤、賀沅1870年同時中舉。
賀氏十二世何培新,字孔才,歷任北平政府秘書,北平市古物評鑒委員會委員,中國大學國學系副教授,河北省通志館、國史館編纂。
1949年3月25日北京解放當日,賀孔才把家傳古書12768冊(十萬多卷),文物5371件無償捐獻給北京圖書館及歷史博物館。賀先生化私藏為公有,首倡義舉。
佳禾是一個有“工匠精神”的企業
佳禾公司如同一個工匠一樣,琢磨自己的產品,看著產品不斷改進、不斷完善,我們精益求精,注重細節,追求完美和極致,不惜花費時間精力,并嚴謹、一絲不茍、不投機取巧,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,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,我們耐心、專注、堅持不斷的提升產品和服務,希望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!